close

轉貼    願景:組織生命力之源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一、從一個故事說起

  西撒哈拉沙漠中有一個小村莊叫比塞爾,這兒從來沒有一個人走出過大漠,據說不是他們不願離開這塊貧瘠的土地,而是嘗試過很多次都失敗。英國皇家學院的院士萊文對這種現象感到好奇。他來到這個村子著首調查其原因,所得到的答案都一樣:從這兒無論向哪個方向走,最後總是轉回出發的地方。

  爲了證實這種說法,他嘗試著從比塞爾村往北走,結果三天半就走了出去。萊文非常納悶,比塞爾人爲什麽走不出去呢?爲了進一步找到原因,萊文收起指南針等現代設備,雇用一個比塞爾人,讓他帶路。十天過去了,他們走了大約800英里的路程,第十一天的早晨,他們果然又回到了比塞爾。這次萊文終於明白比塞爾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,是因爲他們根本就不認識北斗星,不知標訂方向與目標,而本身又缺乏強烈的意圖與足夠的知識之故。

 

二、願景是什麼?

 「願景」(Hoover’s Vision: Original Thinking for Business Success)一書作者Gary Hoover 指出:「偉大的企業之所以成功,是因爲企業的領袖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,提出別人提不出的問題,然後制定自己的方針,將洞察力與策略相結合,描繪出具有鮮明特點的企業藍圖,那就是願景。」

彼得•聖吉指出:「如果有人和一項領導者的理念,幾千年來一直能在組織中鼓舞人心,那就是擁有一種能夠凝聚、並堅持實現共同的願景」。或者是由於大師級學者的指點,使得「願景」一辭逐漸成為當前企業經營者們的熟習詞彙。到底願景是什麼?好像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說法。

譬如彼得•聖吉他把「願景」(Vision)描述為「一種共同的願望、理想、願景、或目標的能力」。這種描述,把能力的因素都包括在內的說法,顯然把這一名辭內容複雜化了。「野心與願景」一書的作者提利斯與戈德則認為願景是「滿足大眾市場的特殊觀點。…專注於大眾市場不斷出現的需求,是它的明確要素之一。」

也有人認為「願景」原本是企業策略管理的概念,它涵蓋了企業的未來目標與使命,是企業理念中的核心要素、是一種發自內心對於未來情境的渴望或意願、是企業最終希望實現的圖像。故將「願景」定義為:「存在於組織領導者心中,想要創造的未來事情所描繪的圖像-用它來指出企業的生存領域,及未來一段時間內會成為什麼樣的企業。」如此定義,顯然已為多數人所接受。 張忠謀 先生曾說:「領導者是願景的容物」其道理在此。

 

三、共同願景與願景宣言

許多組織願景的形成方式是由高層下達指示:「我們的願景是:ΟΟΟ。」這種經由權力的行使,充其量只是表達個人願景的延伸,所換到的只是組織成員對於領導者的遵從,它的力量有限。真正有力量的願景必需是組織成員共同的願景,它必須同時也是每一個人,個人願景的一部分,若能結合組織共同願景與個人自我實現的目標,奉獻心便會油然而生,它的力量會更大。彼得.聖吉所說得好:「當人們真正共有願景時,這個共同的願望會緊緊地將他們結合起來,因而形成一股強大的組織力量」。

若要形成這樣的願景,組織成員便要透過不斷地溝通與分享,不斷地交換彼此的想法,才能讓「我們的願景」逐漸匯聚成形,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「共創願景」。但是如何共創願景?自然成為眾所關心的課題。

一般說來,許多企業常用聘請外部顧問指導方式為之,由經營者指定重要幹部到渡假旅館舉行共識營,用腦力激盪法產生團隊智慧,建立共同願景。重要幹部有了共識之後,再由上而下對組織內全員溝通,形成集體共識。當然,企業若已建立學習型組織,形成組織文化,則可鼓勵員工由下而上,建立組織共同願景。。

有了願景之後,還須用簡短的、專注的、清楚的、以及能鼓舞組織員工的文字予以描述,便成為「願景宣言」。用它來指出我們心中所追尋的美好圖像,做為強化組織共識與全員溝通的基礎。

 

四、願景特性與提出時機

願景不是一成不變的,它會隨你在環境變動與本身能力增強而產生變化,當能力不及時,我們只能做小夢,當我們的實力隨時間增長時,外界環境發生劇變時,夢境也將愈見寬廣。那麼經營者在何時另築新夢?何時需要提出新願景?已成為經營者必需思考的課題。

概言之,提出新願景、新的經營模式時機,可考慮在下列情況出現時為之:

  •  由科技革命引發經營環境改變,諸如IT革命發生促成網際網路興起,網路廣佈全球,無遠弗屆。例如亞馬遜公司利用網路行銷,使業績快速成長。康寧餐具公司亦轉行成功,跨入電機、半導體產業而呈現擴大營收狀況。
  •   企業內部成長條件更為成熟時,包括:人力、財力、物力、技術等條件已逐漸邁入茁壯期時,所思考的企業末來圖像與所要實現的夢境亦必會更為壯觀。
  •   外在新市場興起時,例如中國大陸採取改革開放政策後,使得反應靈敏原屬中小企業的魏家頂新康師傅、蔡家自然美,李家天仁茶業…對準了成長中的大陸大眾市場,終於美夢成真。

願景只有要做大夢的人的專利嗎?胡佛的願景(Hoover’s Vision: Original Thinking for Business Success)一書作者蓋瑞•胡佛認為:「假若任何人自我訓練用CEO夢想家或企業家的思考方式思考,他們就能辦得到。」他更進一步指出:「成功不能以今日成功者的思考方式為依據,而是要與他們有所不同,要用原創創造性的方式思考」。

 

五、發展願景的重要作為與範例

(一)發展願景時應考量的重要作為包括:

1.  檢視大環境發展趨勢,

2.   專注於大眾市場不斷出現的需求,

3.   了解自己企業組織所掌握的核心能力,

4.  與經營團隊成員共同探討,

5.   激發挑戰的未來,並願意作出承諾的熱情與責任,

6.  彼此腦力激盪以發揮創造力。

(二)願景範例

1.  台塑:我們希望,未來無論是石化或是電子產業領域,台塑企業都能達到世界性規模,居於產業的全球領導地位,以強化企業的競爭力,達到永續經營之目的。

2.  台積電:一切為您,您可以隨時依您的需要從我們這兒得到任何產品的資訊與服務。

3. 台電:「成為具有卓越聲望的世界級電力事業集團」。

4.  宏碁:創造人性化位元。

5.  英業達:明日科技的開拓者。

6.   威盛:成就低價電腦世界王國。

7.  旭電: 希望在未來幾年內建立全面性整合的供應鏈。

8.  統一:成為世界最大的食品企業。

 

六、結語

國際管理顧問公司Bain & Company2003年,以25種最受歡迎的管理工具,針對708家企業使用狀況,做了一次調查。結果發現,企業在2002年,大幅提昇了各種管理工具的使用率,受訪企業平均使用十六種管理工具,比2000年的十種提高了55%。特別是與設定方向有關的工具,如策略規劃、標竿學習、使命願景宣言,使用了這三種工具的企業達80%

從這項調查研究結果中,具體點出願景作為組織管理工具的重要性,因為它能激發組織成員們達成目標的強烈的意圖,無怪乎美國國家品質獎、我國國家品質獎、及本會品質團體獎等,均將它列為評審要項之一了。

 

    本文發表於93/10《品質月刊》經增飾後發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永瑞科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